光遗传学被 《Nature methods》评为 2010 年度生物技术 。光遗传学技术是将光学和遗传学技术相结合,利用病毒载体,将微生物视蛋白基因引入到载体动物的脑组织,采用不同波长和频率的光进行照射,通过刺激光敏感蛋白开启或关闭特定细胞类群或特定神经元的活动进而调控其功能,从而控制动物行为 。本文就光遗传学技术的基本方法及应用,以及其在神经-精神**动物模型中如何调控神经回路作一综述。
一、光遗传学技术
近来,研究者一直致力于不同行为的神经回路研究,探讨其投射连接,观察通过调控某一类神经元活动后的相应行为学表现。而电刺激和药理学的方法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光遗传学技术具有目的性强、低损伤性、高时空分辨率和遗传特异性等特点,近年来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光遗传学技术可包括下述几部分,对此作简单介绍。

1、光敏感蛋白
生物体内存在着一类可以感受不同波长光的刺激,并对该光学刺激产生一系列效应的膜蛋白,即视蛋白。
目前, Ⅰ型视蛋白包括: xi菌视紫红质 ( Bac-teriorhodopsin,BR) ,盐视紫红质 ( Halorhodopsin,HR) ,通道视紫红质 ( Channelrhodopsin, ChR ) 。ChR 在莱茵衣藻 ( Chlammydomonas reinhardti) 中发现,为蓝光激活的阳离子通道蛋白,作用为阳离子内流,使细胞膜去极化。2005 年,ChR2 首ci应用于光控制神经元活动的实验中。型视蛋白 Opto XR,为视紫红质 G 蛋白偶联受体的嵌合体。是一种光敏感与 G 蛋白偶联的膜受体,G 蛋白又称鸟苷酸结合蛋白,与G蛋白偶联的膜受体有很多种,如M胆碱能受体、多巴胺能受体等,可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还可调控如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信号传递功能。
2、光敏感蛋白的表达
光敏感蛋白,是光遗传学的一种关键工具,在脑内诸多神经元中稳定表达。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研发出许多将光敏感基因运载至细胞或神经元,并有效表达成光敏感蛋白的病毒载体。如腺相关病毒 AVV、慢病毒、Cre - Loxp 重组酶系统和各种转基因小鼠等。
3、光刺激和信号
光刺激系统有光列二极管 ( LED) 等。体外实验中,脑片电生理-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放电信号,观察其光电流特征; 在体实验中,在体立体定向注射病毒载体,经过 10-14 天待其充分表达后,构建光神经界面,植入光纤并固定,行在体光刺激,细胞膜内外离子差产生,膜电位发生变化记录神经元的放电情况 。与光调控相匹配的解读体系包括电生理记录,功能磁共振成像或定量的动物行为学分析等。